English Version
  • 437ccm必赢国际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ESG视角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析

发布时间:2023-10-13作者:金蕾 等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从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化,从依赖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追求增量发展转向激活存量,从单纯追求城市的规模和强度转向城乡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竞争焦点也从依赖刺激政策吸引或留住企业,转变为通过打造宜居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种良性竞争的态势已经在城市之间显现出来。然而,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城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没有一套解决方案能够适用于所有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强调改变过去固定资产投资导向的建设模式中过度关注经济产出数据导致的短视现象,对过去被忽视或被轻视的城市软性要素进行价值重构,使得生态环境、社群关系、治理机制等成为城市资产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深入探究城市ESG治理概念及国内外城市ESG评价方法学,围绕相关典型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为中国城市的ESG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帮助城市实现更加可持续、公正和包容的发展。


一、城市ESG治理的概念与发展

城市ESG治理的概念源于企业的ESG治理。企业ESG是在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考察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潜力。这种做法旨在寻找既能创造股东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且具有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近几年,ESG在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与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将ESG因素纳入上市公司非财务绩效的评估要素,使得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与ESG风险治理成为监管机构、投资者及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可以说,ESG理念兴起至今,其影响力已超越投资和企业领域,涉及到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层面。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及研究机构开始在城市级别的宏观层面创新ESG工具的应用,以帮助城市探索到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模式。

《京都议定书》《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性文件发布,逐步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概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蓝图与顶层设计。在城市发展的语境下,一些国际大都市,如东京、纽约、香港、上海等,已在其发展战略中体现了对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重视,从而诞生了“城市ESG治理”的概念。城市ESG治理基于“软性要素量化决策”策略,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更立体化的思考,为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和创造价值奠定了可持续且具有弹性的基础。这种策略转变了过往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忽视环境、社会、治理等非传统衡量要素的现象,引入了对这些要素的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社会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这种立体化的城市竞争力展示有助于增强城市对人才、资本、企业的吸引力。ESG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旨在对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的落地等作出引导与贡献,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公正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表1:“企业ESG治理与“城市ESG治理”理念的对比

 


企业ESG治理 城市ESG治理
核心理念 通过ESG风险控制,向市场展示企业可持续的稳定成长性 通过ESG表现提高,向市场展示城市更立体、更多维的竞争力
工作目标 优化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表现 促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法 指标搭建、量化披露、重要性分析、投资决策、投后管理、资产退出 指标搭建、量化披露、重要性分析、分阶段提升路径、规划举措匹配
环境(E)关注点

环保政策的限制要求

碳排放相关的税负支出

气候引发的资产贬值和成本变化

环境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

环境导致的市场偏好和技术改变

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绩效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投入

水平城市环境风险应对能力

城市污染和垃圾管理效率

社会(S)关注点

劳工生产中的安全事件

对劳工权利的重视不足

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争议事件

人力资源培养的能力短缺

对消费者体验感的下降

城市消费环境与可负担性

社会劳动力水平和经济贡献力

城市对外形象及品牌建设

文体旅领域的供给端品质

社会组织发展水平

治理(G)关注点

违规操作导致的企业丑闻监管和披露法规指引

管理层与董事会的统一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股东多样性和参与度不足

城市总体商务服务能力

城市企业家精神表现

城市绿色基建和智慧基建发展水平

城市运营绩效和市场主体活跃性

融资便利度、绿色金融创新水平

客户群体 金融机构、政府、企业

政府、平台公司、发展商、

集团总部、高校、园区景区管委会

服务内容 企业ESG信息披露报告、EHS尽职调查、企业碳排放核算、供应商审计、企业战略咨询 城市ESG战略规划、碳排放核查及认证评级、社会政策建议报告、产业绿色转型专项规划、绿色开发及施工管理、园区绿色运营专项规划等


资料来源:《ESG引领下的西部城市再出发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2023.

 

二、国内外城市ESG评价方法学


(一)国际维度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当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球城市的发展规划中。从国际政策文件,到具体的评级方法,再到各城市的具体实践,都揭示了ESG因素在塑造城市未来的重要角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为全球性的行动计划,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方面融为一体,强调所有国家、城市和区域都需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1]。同时,《巴黎协定》作为全球气候协议,对全球温度增幅设定了严格的限制,引导所有签署国家和城市制定、实施和定期更新各自的环境政策和计划。这些政策的推行无疑表明了ESG的重要性[2]。为了将这种宏观视角的ESG重视程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全球城市网络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推出的城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城市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导[3]。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城市绿色增长工具》则为城市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估和实施绿色增长政策的框架。通过这些行动框架和工具,城市可以更有效地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4]。

 

然而,仅有政策和工具并不足以推动城市ESG的发展,评价和标准机制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早在2006年,可持续社会基金会(Sustainable Society Foundation)便基于人类社会福祉、经济福祉和环境福祉三大维度搭建了可持续社会指数(Sustainable Society Index,SSI)[5] 并不断更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与综合评价。

 

表2:可持续社会指数(SSI)主要内容(最新版)

主要维度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人类福祉(Human wellbeing, HUW) 基本需求(Basic Needs)

充足的食物(Sufficient Food)

充足的饮用水(Sufficient Drinking Water)

安全的卫生设施(Safe Sanitation)

个人发展与健康(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教育(Education)

预期寿命(Healthy Life)

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

均衡的社会(Well-balanced Society)

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人口增长(Population Growth)

有效的管理(Good Governance)

环境福祉(Environmental wellbeing, ENW)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可再生水资源(Renewable Water Resources)

消耗量(Consumption)

气候和能源(Climate & Energy)

能源使用(Energy Use)

节能(Energy Savings)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经济福祉(Economic wellbeing, ECW) 转型(Transition)

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

实际储蓄率(Genuine Savings)

经济(Economy)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就业率(Employment)

国债(Public Debt)


资料来源:可持续社会指数(SSI).

 

此外,碳披露项目(CDP)通过为全球各个城市提供评级服务,旨在鼓励城市改进气候规划,推动城市可持续进程。CDP的评分系统从11个维度出发,进行具体的评估。这些维度涵盖了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方面,可以帮助城市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评估自身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6]。下表详细展示了这11个维度。

 

表3:碳披露项目(CDP)评分系统维度

维度    
评估重点    
城市细节与治理(CITY DETAILS & GOVERNANCE    
涉及确保城市的长期规划与可持续性目标和目标一致,并将这些目标有效整合到城市的主流规划和治理结构中。    
气候危害与脆弱性(CLIMATE HAZARDS & VULNERABILITY    
强调城市对气候变化风险和脆弱性的全面了解和应对策略。这一维度强调了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瞻性认识,以及通过风险和脆弱性评估。    
适应性(ADAPTATION    
关注城市如何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其脆弱性,并调整其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新的气候现实。    
城市排放情况(CITY-WIDE EMISSIONS    
关注城市全面减排的努力,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查、管理和领导。    
减排(EMISSIONS REDUCTION    
关注城市如何通过设定目标、采取行动和制定气候行动计划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机遇(OPPORTUNITIES    
评估城市是如何识别和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机遇,以及城市与企业在可持续项目上的合作水平。    
能源(ENERGY    
关注城市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电力消耗方面的目标和实践。    
交通(TRANSPORT    
关注城市在减轻交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努力,包括对不同交通方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推动低碳和零排放交通解决方案的措施。特别是,领导标准突出了对低碳车辆的采用和低或零排放区的实施,作为衡量城市在交通可持续性方面进展的重要指标。    
食品(FOOD    
关注城市在缓解食品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的努力。强调了食品消费在城市气候战略中的重要性,并可能在未来进一步详细化和发展。    
废弃物(WASTE    
废物部分的评分标准集中于城市减缓固体废物产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的努力。    
水安全(WATER SECURITY    
强调城市对供水安全和资源管理的全面理解和行动。从识别和评估风险到采取措施减轻这些风险,并通过透明和公开的方式管理水资源。    

 

资料来源:Cities 2021 Scoring Introduction.CDP.



(二)国内维度

2023年,国际知名的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商联合国内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8]。这份白皮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结构化的框架,以便更为有效地量化城市在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上的竞争力。具体而言,这个框架将可量化的城市表现归纳为 “3个顶层目标 + 6大核心价值 + 24项关键议题”。其中,三个顶层目标分别对应绿色共生的环境(E),幸福成长的社会(S),高效创新的治理(G)。在每个顶层目标下,都详细划分了两个核心价值和相应的关键议题,共有6个核心价值和24个关键议题。此框架不仅全面涵盖了ESG的各个方面,更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量化的方法,用以评估城市在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三个方面的表现。通过这种结构化的方法,各城市能够定量地评估和比较它们在ESG方面的表现,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政策,以实现更好的ESG表现。对于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种量化的评估方法能够提供一个更为透明、公正的评价标准,进而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图1:城市ESG策略框架

资料来源:《ESG引领下的西部城市再出发: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2023.


此外,在《中国城市ESG治理评价体系》一书中,从可持续、产业升级、环境优化等方面搭建了城市远景实践指数指标体系,对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以城市政府治理效能、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民生福祉建设及城市文明化情况等五大一级指标作为大框架,并向下延伸形成了22个二级指标与76个一级指标[9]。

 

表4:城市远景实践指数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城市政府治理效能    
城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城市政府作用及公信力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情况    
城市经济结构优化情况    
城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情况    
城市金融发展和金融环境情况    
城市高级化产业基础情况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合理配置能源资源水平    
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情况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城市碳排放降低强度    
城市绿色金融与环境交易发展    
城市民生福祉建设    
城市全民受教育程度    
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城市卫生健康体系    
城市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情况    
城市高质量就业    
城市文明化情况    
城市居民精神文化活动情况    
城市居民道德、身体和文化素质情况    
城市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ESG治理评价体系》.2023.

 

三、国内外城市ESG实践情况

(一)国际维度

具体到国际城市的实践,加拿大多伦多市作为全球城市ESG实践的翘楚在政策、金融和实践上展现了丰富的经验与洞见。多伦多市采取了一种全方位的ESG策略,这种策略将负责任的行动注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决策管理、债务发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内部运营等,旨在塑造一个具备可持续性和韧性的城市基础,以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价值[7]。在环境方面,多伦多市将环境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活动之中,并设定了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将房屋与建筑、能源、交通及废弃物作为城市环境治理的四大重要领域。该市已成功发行了总值达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以资助环境友好的项目。此外,通过透明的ESG信息披露报告,该市也提高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知名度、透明度和关注度。在社会方面,2020年多伦多市成为首个发行社会债券的加拿大政府机构,这一举动无疑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社会福利和包容性目标的进一步实施。多伦多通过提供一系列24小时的市政服务,保障市民的日常需求与城市运转;并充分意识到社区的多样性及其重要作用,鼓励、引导社区积极参与城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在治理方面,多伦多市致力于在全组织范围内融入治理(Governance)因素,所有外部投资经理都是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的签署者,这进一步强化了多伦多市对治理透明度的承诺。市内的投资活动受到安大略省法规以及市议会批准的投资政策的引导和约束。该市的投资政策将ESG因素纳入其投资理念、政策以及实施程序之中。这种全面策略将ESG行动注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价值,促使城市基于自身远景目标全方位提升自身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提升了城市的长远竞争力。

 

表5:多伦多市ESG发展实质性指标

环境    
社会    
治理与工作场所文化    
气候变化    
人权    
负责任的治理实践    
弹性    
社会包容性    
社会赋权与进步    
经济包容性    
金融治理    
行为与责任    
风险管理    
网络安全与隐私    
多样性与包容    
健康与福祉    
人才吸引、参与和保留    
数字支持    
负责任的采购与供应商多样性    
社会责任融资    
社会责任投资    

 

     

资料来源:《多伦多市ESG报告》.2020.


(二)国内维度

目前来看,中国在城市ESG实践上与国际领先城市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看到了国内在城市层面的ESG评估和排名方面的重要进展。2021年,证券时报编制并发布了一份《2021中国内地城市ESG排行榜》,成为了国内财经媒体首次发布的城市ESG评估。这个排行榜依据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维度,并选取了超过110项底层指标,对中国内地各个地区的ESG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形成了内地省市ESG10强、省会城市ESG10强、副省级及计划单列市ESG10强、新锐城市ESG20强等榜单。广东、北京、上海在所有省市中表现优异,而在省会城市的ESG排行榜中,杭州位居榜首,南京和广州也紧随其后[10]。


表6:2021中国内地城市ESG排行榜

排名    
内地省市ESG10    
省会城市ESG10    
1    
广东    
杭州    
2    
北京    
南京    
3    
上海    
广州    
4    
福建    
西安    
5    
江苏    
合肥    
6    
浙江    
长沙    
7    
四川    
福州    
8    
山东    
成都    
9    
陕西    
武汉    
10    
湖北    
济南    


资料来源:2021中国内地城市ESG排行榜

 

具体城市实践方面,中国城市在ESG建设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多样化。以北京为例,该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和发行绿色债券,展示了政府支持和国际合作为绿色金融的广阔空间,同时也揭示了资金的有效分配和项目准确评估的挑战。上海的低碳城市建设体现了双碳目标与ESG投资理念的高度契合,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的挑战仍显突出。深圳的智慧城市实践利用了科技进展的机遇,在教育方面,深圳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如云端学校的创新模式,成功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物理空间限制,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成都的社区治理模式强化了公众对社会和治理问题的关注度,但在社区参与的有效机制和多方合作的协调方面仍需完善。总体来说,中国城市在ESG方面的实践展现了丰富的创新和多样化,不仅提供了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开放、技术进步等机遇,也暴露了在ESG认知程度、数据和研究能力、投资市场规模、环境压力等方面的挑战。未来的城市ESG建设与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国内城市ESG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政策推动方面,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和法规来驱动企业和城市的ESG改革。特别是在碳排放市场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支持以及对公募基金行业ESG重视,都为城市的ESG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双碳目标实践方面,中国的双碳目标与ESG投资理念高度契合,这为ESG的发展提供了明确且实质的方向。资本市场开放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ESG,这为城市的ESG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技术进步方面,科技的进步为中国城市ESG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清洁能源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


2.劣势(Weaknesses)

ESG认知程度方面,可能有一部分投资者、企业对ESG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这可能会影响到城市ESG的发展。ESG数据和研究能力方面,尽管中国ESG数据和研究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ESG投资市场规模方面,目前中国的ESG投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可能会限制城市ESG发展。环境压力方面,中国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的改善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区域发展方面,中国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许多城市ESG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明显。监管方面,尽管有一些相关的法规,但在ESG实践和执行的监管方面,仍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框架缺失等问题。


3.机会(Opportunities)

绿色金融方面,国家推出了绿色股权、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为城市ESG改革提供了资金支持。公众意识方面,公众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ESG改革创造了社会压力和需求。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外国的经验和技术来推动ESG的发展。


4.威胁(Threats)

经济压力方面,面对经济压力,一些城市可能会优先考虑经济发展,而忽视ESG的重要性。气候变化方面,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例如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资金方面,尽管有绿色金融的发展,但对于实现ESG目标,仍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可持续资金支持仍然短缺。全球化方面,例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等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城市的ESG发展产生影响。


四、我国城市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ESG策略

城市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ESG策略时,应对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有深入理解。中国城市需要寻求一种以ESG为核心,能够促进区域间、城乡间以及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的策略。同时,应考虑如何融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更全面地解决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


(一)环境层面

城市在环境方面应立足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特征,同时紧紧围绕我国双碳目标积极部署,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利用的高效与清洁,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城市决策者应该制定明确的环境愿景与目标,包括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减碳定量目标、以及分阶段的短期目标等等,明确规划城市在践行碳中和方面的具体路径。其次,围绕城市定位及规划,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从城市运行与服务的主要方面切入,明确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支柱。例如,在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升级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的要求,从绿色交通工具、能效能耗监测与提升、污染与排放防治、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布局。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核心,重点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运营,鼓励使用节能和可再生材料,为环保技术和产品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并对高污染和高耗能产业进行限制或淘汰。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升级方面,可以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保障水电、风电、光伏等全口径非化石能源稳步发展,逐步控制传统能源的退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加大对绿色金融及相关产品的支持与开发,积极参与环境权益交易和碳市场,通过绿色投融资的发展壮大,支持更多绿色项目与绿色企业的成长。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可以通过搭建绿色消费与积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补贴或减税优惠等措施,鼓励引导市民积极进行绿色消费,形成绿色、可持续的消费及生活理念。在绿色人居环境打造方面,可以通过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加大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加强城市卫生环境管理、扩大节能环保领域财政支出等方式,逐步树立绿色城市定位与形象。


(二)社会层面

在社会方面,城市应全面关注民生福利,努力提升城市文明化以及城市生活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在与城市居民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医疗、就业、教育、社区共建共享、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均应搭建与城市自身相契合的管理与保障机制。例如,可以基于城市自身人口结构、老龄化情况,持续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可以鼓励推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与社会实践,提升其社区参与感及认同感,助力社区发展;可以根据城市就业及创业情况,建立就业保障机制和创业激励措施等等。此外,随着我国“数字强国”的提出,也可以进一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打造智慧城市。城市可以实施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公共服务、远程教育、数字医疗系统、智慧安全监控等措施,例如从使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实时交通流量来自动调整交通信号到运用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检测监控异常行为等,以更好的帮助预测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决策效率,同时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三)治理层面

在治理方面,除了自身经济发展外,城市需注重法治化现代化治理与公信力建设,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治理生态系统。首先,城市需要强化依法治理,完善自身法律规制与体系建设,以此作为城市决策与社会发展的共识与基本准则,并法制化现代化为核心,树立城市公信力与影响力。其次,城市也可以引入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如城市规划、社区服务等,构建多方协同、相互制衡的现代治理体系,并进一步促进民间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国际多边组织以及私营部门和其他政府实体等不同利益攸关方之间的伙伴关系。第三,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可以参照《“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顶层文件,结合自身配套设备建设情况,建立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四,城市应注重急能力建设,包括对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有效应对,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此外,城市可以加强信息透明度,通过及时、公开地沟通城市决策、预算和进展情况,确保所采取行动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实现有效监管。

总体来说,城市的ESG策略应立足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全面协调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的发展。这不仅涉及到推动绿色经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有效治理,还要注重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ited Nation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

[2] "The Paris Agreement". UNFCCC.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the-paris-agreement

[3] "C40 Cities: Why cities? Ending climate breakdown begins with the city." C40 Cities.https://www.c40.org/why_cities

[4] "Green Growth in Cities". OECD.https://www.oecd.org/greengrowth/green-growth-in-cities.htm

[5]可持续社会指数(SSI).https://ssi.wi.th-koeln.de/latest_data.html

[6]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CDP Cities". CDP.https://www.cdp.net/en/cities

[7] City of Toronto Environmental, Social & Governance Performance Report.https://www.toronto.ca/legdocs/mmis/2021/ex/bgrd/backgroundfile-159902.pdf

[8] ESG引领下的西部城市再出发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http://weixin.aecommainland.com/esg/download/AECOM_ESG.pdf

[9]张博辉,吴海峰,邱慈观等. 中国城市ESG治理评价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302.

[10]2021中国内地城市ESG排行榜.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zqgd/2021-11-03/doc-iktzscyy3440877.shtml

[11]王翔宇, 王元慧, 高培超, 宋长青, 程昌秀, 沈石. “可持续社会指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J], 2021, 36(3): 317-324 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21.008

[12] CHINA ESG DEVELOPMENT WHITE PAPER 2022.https://promote.caixin.com/upload/esg30whitepaper2022.pdf

 

作者:

 蕾 437ccm必赢国际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李雨桐 437ccm必赢国际科研助理

施懿宸 中财绿指 (北京) 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437ccm必赢国际”。



 

 

 

 

 

 

 

 

 

金  蕾  437ccm必赢国际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