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437ccm必赢国际

  • 绿金委

绿金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绿金新闻 > 正文

绿金新闻 | ESG投资浪潮“风正劲” 主题基金迈进“5000亿”时代

发布时间:2024-01-11作者:

2023年,大资管行业的ESG投资方兴未艾,公募基金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支队伍。


过去一年,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的公募基金公司增加至32家。作为PRI签署方,这些基金公司承诺贯彻落实PRI负责任投资六大原则,还需按要求定期披露相关信息。


同时,公募基金加速布局ESG产品。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场新成立了166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ESG投资基金。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ESG投资基金(包括纯ESG、泛ESG基金)的规模达到5157.47亿元,较2022年末的4916.14亿元增加了240多亿元。


不过,国内ESG投资仍然面临ESG评级标准、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不一等难题。


此外,投资者对ESG基金的认知相对有限。有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历史经验来看,基金创新产品要想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往往有赖于基金长期较好的业绩表现,ESG基金也不例外。ESG基金能否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还有待市场检验。


进展


2023年,国内持续推进ESG政策体系建设。2023年7月下旬,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披露指引。


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方面也公开提及,正在指导沪深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相关原则包括先自愿再强制、分类指导和循序渐进、议题选取既要看国际共识更要看国内关切等。


中信证券预计,国内ESG信息披露标准工作将有突破性进展,有望在2025年落地。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对于ESG投资的热情逐步高涨。


一方面,大中型基金公司积极加入权威ESG组织,自愿承诺以国际标准践行ESG投资理念。


根据华夏基金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9月底,已有32家公募机构签署了PRI。在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大型公募中,有15家签署了PRI。


PRI提出了负责任投资六项原则,其要求签署方从加入的第二年开始必须每年向PRI报告其践行六项原则的情况。这是签署机构必须履行的义务。六项原则包括:将ESG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成为积极的所有者,将ESG问题纳入所有权政策和实践;寻求被投资实体企业合理披露ESG信息;推动投资业广泛采纳并贯彻落实负责任投资原则;共同提高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实施效果;报告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实施情况和进展。


同时,加入机构在PRI原则和资源的指导下可按照自身的需要制定负责任投资政策、机制和流程。


另一方面,国内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也助推了公募基金的ESG投资实践。在服务“双碳”战略、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下,部分公募已将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调查结果,2023年,在其统计的40家样本公募基金公司中,25 家样本公募机构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其中,13 家机构依战略出台相关业务行动方案或写入中长期发展规划。


同时,这25家机构中有 21家机构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了公司业务目标,其中,多数机构绿色投资目标的设定较为具体、多元,包括制定相关投资管理体系、纳入绩效考核、丰富产品设计、布局投研体系等。


成长与挑战


如果要观察公募基金公司践行ESG投资理念的成果,ESG主题基金是最为直观的“窗口”。


来自晨星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球可持续基金的净流入量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低迷,净流入、存量规模均在全球可持续基金中占比较高的欧盟,其2023年以来的净流入也呈现逐季降低的趋势。


而国内ESG基金份额保持了增长势头,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9.65%、34.39%和27.66%。


不过,若从基金的“ESG”含量这一角度来评判,国内ESG基金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多个待解问题。


首先,国内市场缺乏标准化的ESG评级体系,各家基金公司采用的ESG评级体系并不统一。并且,基金公司对于ESG评级体系的披露属于选择性披露,只有少数基金公司公开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例如,同样为ESG责任投资主题基金,创金合信ESG责任投资基金是通过赋予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这3个指标0—3分权重,综合评估公司ESG责任投资执行情况,形成“AAA-CCC”九档评级,将评级为 B 以上(包含B级)的公司作为ESG责任投资备选库。在这个基础上,其筛选个股时主要以GARP模型为基础,精选具有清晰、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潜力且被市场相对低估、价格处于合理区间的股票。


而华宝ESG责任投资基金则明确,其主要是基于内部ESG评价体系与第三方ESG评级相结合的ESG评价数据库来构建基金风格库。主要采用负面筛查的投资策略,从政策、行业、公司等不同层面对投资标的进行差异化负面剔除,对于综合ESG风险位于后 30%的投资标的,不纳入风格库,同时,对于符合责任投资标准的公司,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和业务前景,判断企业投资价值,有选择性地纳入风格库。


其次,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谈到,由于基金公司不会公开披露每只基金的ESG指标,因此投资者很难评估基金如何将ESG标准融入实际投资策略,包括融入的程度如何也难以评判。如果有“洗绿”现象也很难发现、甄别出来。


此外,投资者对于ESG基金的理解相对有限。“国内投资者对ESG基金的投资基本还处于主题基金投资阶段,而且主要受市场环境和基金业绩的影响,而不是由其ESG目标决定。”代景霞表示。


单从回报率来看,ESG基金2023年的表现不太理想。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667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成立时间满一年的ESG投资基金中,2023年回报率为正的基金占比约为12%。同时,目前各只ESG投资基金的业绩差距较大。


以纯ESG基金为例,创金合信ESG责任投资A、中航瑞华ESG一年定开A、民生加银持续成长A2023年的回报率分别为6.43%、5.79%、3.34%,表现居前。


而国联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金鹰责任投资、汇添富碳中和主题等4只基金2023年的亏损幅度均超过30%。


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范围内,ESG信息披露标准逐步走向全球化。


2023年6月下旬,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简称“ISSB”)发布首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1为一般披露标准,IFRS S2为气候相关披露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这两份文件为各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制定、更新ESG 信披指引提供了基线准则(baseline),将有力推动全球范围内发行人ESG 信披要求的统一以及披露质量的提升。而我国制定本土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汤勇军认为,随着“双碳”目标确立,监管层有必要提升对企业ESG信披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ESG相关标准的制定。


事实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投资体系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认为,作为连通社会资金和实体企业的桥梁,资产管理行业应该发挥好引导资产配置和价值发现的一个积极作用,通过专业投资和研究,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融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绿色发展等。


就ESG投资而言,国投瑞银总经理王彦杰表示,ESG投资的终极目的是挑选出具备更优公司战略的标的,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实现对投资收益的改善。市场上有较多数据可证明ESG投资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从中国股票市场相关的MSCI指数来看,不论是过去5年还是10年,相关数据验证了ESG表现比较好的公司带给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收益,要优于不重视ESG政策的企业。


中信证券预计,ESG理念将融入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工作中,成为金融工作重点规划,因此政策性资金将持续加码ESG投资。为契合不同资金方对ESG投资的诉求,资管机构需进一步拓展ESG投研范畴,加深ESG投研体系建设,在制度化、流程化下将ESG投资嵌入行业和个股分析,从而保证投资与社会双重效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